爱心收养的背后有难言之隐
2002年底,上海“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好心人抱养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成了一时的风潮。电视报纸上常常会有这样的报道。那天,刘华看了电视后,突然对妻子陈晓娟说:“不如我们也去收养一个孩子吧?” 陈晓娟听了有点吃惊,“你想献爱心捐点款我没有意见,可是收养小孩是大事,你考虑清楚了吗?”刘华点点头说:“我想过了,如果我们能再有个孩子,将来就可以照顾儿子。我们现在快四十了,与其冒风险生一个自己的孩子,不如直接收养一个健康的孩子。”陈晓娟听了默不作声,提到儿子,她的心又揪了起来……
刘华和陈晓娟,一个是国企的机械工程师,一个是银行职员,结婚时就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对。1994年,儿子刘凯悦出生,让这个小家庭变得更美满。都说小宝宝是甜蜜的负担,儿子刚出生时不好好吃奶,也不好好睡觉,特别难带,小夫妻俩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父母告诉他们,等宝宝大点就好了。好不容易熬到儿子三四岁,情况一点没变好。小孩子特别调皮,精力旺盛,一刻停不下来,白天晚上都不要睡觉……老人们又说:“调皮的男孩将来聪明。”这次,陈晓娟坐不住了,带着儿子跑了好几家儿科医院做检查,有的医生说是自闭症,有的说是多动症,有的说是心理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
幼年时期的刘凯悦,智力和别的孩子无异,就是脾气很大,容易哭闹,这种闹不是一般孩子的闹,他的精力旺盛到24小时都可以玩不停,家里人都被他折腾得吃不消。儿子不太正常,可是又查不出病因,刘华夫妇无处诉苦,心上像压了块大石头,随着孩子长大,这块石头也越压越重。很多个夜里,看着小床里好不容易哄睡的儿子,他们却睡不着,想着今后该怎么办?
一切为了儿子。陈晓娟同意了丈夫的提议。
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刘华夫妇希望能收养一个和儿子一般大小的女孩,性格文静,这样可以平衡儿子多动的个性,说不定在女孩的影响下,儿子的情况也会慢慢好转。另外,他们还有个隐藏的想法,两孩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如果将来能发展成一对恋人,亲上加亲,儿子就真的有照顾了……正巧此时新闻里报道说,有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8岁女孩急需要动手术,希望大家一起来捐助。刘华夫妇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收养对象,就决定先拿出10万元钱给孩子治病,然后再把她带回家收养。
上海的好心人真的很多。当刘华夫妇和福利院联系后,才知道他们晚了一步。这个女孩已经被别的爱心家庭收养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被他们的善举所感动,向他们推荐了另一个女孩,“4个多月,没有残疾,很健康。这样的小孩在我们这很难得,别人想要都要不到。”这个女婴虽然不符合刘华夫妇最初的设想,但他们听工作人员这么说,就有点动摇,毕竟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你们可以先抱回去试养,如果不行再退回来。”有了这句话,刘华夫妇就很放心地把女婴抱回了家。
爷爷奶奶执意要收养小女孩
4个多月的宝宝正是长得可爱的时候,白白嫩嫩,有点婴儿肥,抱上去软软的。大家看了都很喜欢,围着她转了半天,又是喂奶又是洗澡,给她取名婷婷,意思是将来婷婷玉立,美丽可人。朋友邻居知道这事后,都夸刘华夫妻心地善良,已经有了个儿子,还收养一个弃婴,真是不容易。将来一儿一女,好人有好报。刘华夫妇听了笑笑不语,心里也是这么想。
大家在她的身上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期望,没有人预计到抚养一个小宝宝所带来的麻烦和问题。
刘华父母和儿子媳妇同住多年,婷婷没来时,他们负责照顾刘凯悦的生活。现在多了个四月大的婴儿,两位老人精力有限,常常忙不过来,顾了这个忘了那个。好几次,陈晓娟加班9点多回到家,发现儿子连晚饭都没吃,再看看被儿子捣乱得一塌糊涂的房间,她的心里就很不舒服。她觉得公婆是顾此失彼,重视婷婷,不重视亲孙子。她跟刘华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婷婷太小不适合我们家。应该把她早点送走。”刘华理解妻子的难处,一个生病的儿子消耗了她所有的心力,她已经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再去照顾一个四月大的婴儿了。但是孩子毕竟不是猫猫狗狗,说送走就送走,他劝妻子说:“再等等吧,等到试养期满,现在时间太短了,人家会说我们不负责任的。”
好不容易撑到4个月,陈晓娟催着刘华把婷婷送回福利院。没想到这一送走,刘华的父母就不高兴了,天天和儿子媳妇闹。“你们为什么要把婷婷送走?”“你们没空养,我们可以养。”“婷婷我们要的,你们把她要回来。”原来,这几个月下来,两位老人日夜照顾婷婷,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越来越可爱,他们心里很舍不得。
那段时间,刘华的父母生气回了自己家住,他们也不跟儿子媳妇打招呼,天天往福利院跑,去看婷婷,一呆就是一整天。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给刘华打电话,做他的思想工作,“既然你父母这么喜欢这孩子,你们就把她接回去吧。这也是种缘分。”刘华听了觉得有道理,回家后继续和妻子商量。可陈晓娟这次很坚决,说什么也不答应,“如果把孩子领回来,我们就离婚。”
一边是妻子,一边是父母,刘华这个三夹板日子不好过。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打电话跟他说,再看不见婷婷,我和你妈就自杀了。刘华吓了一跳,赶紧给3个姐姐打电话。他知道父母不一定真的会自杀,但就算是一次吓唬,他这个做儿子的也经受不起……
那晚,刘华请求陈晓娟重新考虑婷婷的事。他感慨地说:“我也没想到我父母会这么喜欢婷婷。他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不容易,收养婷婷就当是满足他们晚年的一个心愿,为了给他们尽孝吧。”陈晓娟默默地接受了,她对丈夫说:“我只有一个要求,让他们把婷婷带回去养。”
孩子十几年没回过养父母的家
2003年6月,刘华夫妇去民政局办理了收养手续,法律上,他们成了婷婷的养父母。实际上,那天婷婷是跟着爷爷奶奶回家的。刘华以为自己做出了最好的安排,这样一来日子就可以太平了,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意识到“法律上”这3个字的责任有多大。
那晚,父亲送刘华走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收养婷婷总是件好事,你不要有负担,我们会好好照顾她的。我们是想为你们积点德,希望凯悦的病能一天天好起来。”刘华听了百感交集,父母六十多岁的年纪,还要抚养一个小孩,这是多么辛苦的事,说到底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
婷婷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和他们住在一套狭小简陋的老公房里。刘华每两三个星期来一次,看看父母,也看看养女。这期间,陈晓娟为了婷婷的事,和公婆闹得很不愉快,几乎没有往来。婷婷从记事开始就没见过这个养母,也没有见过哥哥。渐渐长大后,看到别的小孩都有爸爸妈妈,她也会问爷爷奶奶,为什么我没有妈妈?为什么爸爸从不带我回家?两位老人就告诉她,你是爸爸妈妈从福利院里抱回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顾哥哥,没有时间照顾你,所以就让我们来照顾你。婷婷似懂非懂,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上学以后,别的同学有父母辅导作业,可是婷婷没有。每次考试,老师要求大家把试卷带回去让家长签字,爷爷奶奶不识字,爸爸又不来,她只能找邻居帮忙代签。开家长会也是,找不到爸爸,只能让奶奶去。因为特别的身世,婷婷的性格内向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