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与中国妻陈路的天才配

  获得“天才奖”,与德国绅士一见钟情

  说起“陈路”这个名字还挺有趣。她父母大学毕业后,去了合肥工作。她出生在安徽路山,所以取了此名。由于爸妈工作太忙,从小她就在无锡的外婆家生活。

  在同学眼里,陈路一直是个奇才。她从不熬夜读书,还经常参加排球等各种对抗性的体育项目,甚至练过拳击。但就是这样一个疯丫头,平时的成绩却一直是班级第一名。高考时,虽然她的分数仅比当年无锡市“高考状元”低一分,完全可以填报北大或清华,但她最终却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无法理解,陈路这才说出其中的秘密:她想去合肥上科大,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几年。

  1993年,陈路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博连读,5年后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她受聘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后晋升为副教授。

  年纪轻轻就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又是位大美人,陈路身边自然不乏追求者。期间,有驾着直升机拼命向她献殷勤送鲜花的美国白人演员,也有财富惊人的新加坡商人,但面对这些条件很不错的求偶者,陈路却没有一点“触电”的感觉,总觉得他们身上缺少一种诱人的人文气息。

  鲜为人知的是,陈路虽然是学理的,却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还非常热爱文学。高一的时候,陈路便从学校图书馆借到法国作家大仲马的《黑郁金香》,是英文原版,她开始翻译这本书。老师看后颇感吃惊,简直难以置信,这个小女孩文采竟如此之好。后来陈路终于结识了同样搞学术研究的包先生。两人恋爱不久就坠入情网,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婚姻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是他们只知道埋头于事业,没有学会如何生活。据知情人说,陈路和前夫不仅是事业狂,还都是书呆子。包先生是位医学专家,他有时甚至会把实验室解剖用的尸体搬回家里,而陈路为了事业也不愿意生孩子。有一次一位闺蜜从无锡到美国旅游,顺便探望陈路,结果发现她家里到处是乱扔的书报,咖啡杯和餐具等在厨房里堆在一块,看来有好几天没有清洗,房间里乱堆换下来的鞋袜和脏衣服,显得凌乱不堪。平时两人很少动手做饭,不是在外面吃就是随便叫个外卖对付,没有一点家庭和过日子的样子。

  不久,两人离了婚。陈路离开了伯克利这个伤心之地,应聘到斯坦福大学任副教授。不过离婚后她经常反思,慢慢明白了婚姻失败的原因:两个人都不懂得怎样生活,但为时已晚。好在陈路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她很快就能忘记伤痛,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2007年,陈路应邀参加美国某个学术会议,没想到缘分从天而降。当时在学术交流会场,她结识了一位瘦高个、长相英俊的欧洲男子,对方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令人着迷的绅士风度。男子自我介绍说,他叫托马斯,曾亲自为她颁过奖。这时陈路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有点面熟!

  原来,两年前的一天,陈路忽然接到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电话。貌似闲聊的对方问她是否听过“麦克阿瑟天才奖”,陈路应声答到“当然”。紧接着对方给了她一个惊喜:“我以非常高兴和尊敬的心情祝贺女士您,您获奖了!”当时陈路颇感吃惊,竟问:“真的吗?”

  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主要颁给在各个领域内有创意的优秀人才,是每年令人惊喜的学术人文奖项。它通过匿名提名评选,既不要求个人申请也不需要谁推荐,更没有面谈。往往评上后才通知得奖者,所以它特别公正,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声誉。事先毫不知情的获奖者面对从天而降的荣誉和巨额奖金,往往不知所措。当时陈路颇感吃惊,她的第一反应是“你说啥?”,接着陈路才得知,自己是全美国25个获奖者中惟一的华裔,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一个。50万美元的奖金,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笔“意外横财”。

  陈路没想到,这个奖还让她有了一个更意外的收获:她引起了一位德国帅哥的注意。他就是为她颁奖的嘉宾,当陈路上台领奖时,她身上蕴含的聪慧和贤惠的东方美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这个男人就是托马斯。

  由于两人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同,在学术交流会期间,陈路和托马斯很快就聊得非常热络,甚至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会议结束后,这位德国绅士就开始疯狂地向她发起爱情攻势。

  恍然大悟,科学家也要懂得经营婚姻

  陈路曾从好莱坞电影中听到一句有趣的台词:“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制造者和最糟糕的情人。”他们做事认真、严肃,在生活中即使心里柔情万种,表面上却要装出很“冷酷”的样子。托马斯·祖德霍夫却不是这样,不仅对她热情似火,相识不久,他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带陈路去欧洲旅行。

  他们来到汉堡东部的千年古镇吕贝克,住在瓦尔内明德海滨附近的一个家庭旅馆,说是家庭旅馆,其实就是一个当地住户的私宅。据说是祖传的房子,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有尖尖的红色屋顶与宽大的木框玻璃窗。房东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妻,只需每人支付10欧元的费用,他们就可以跟这对夫妻一起晚餐,吃的是纯正的血肠、猪手、全麦面包、酥皮奶油浓汤和当地自酿的黑啤。陈路感到很有趣,托马斯还让她坐船过了一把海钓瘾,因收获不少鱼虾,让她开心极了。

  房东太太非常羡慕地对陈路说,你老公对你真好。房东太太说自己的先生大男子主义严重,她当年生了孩子,让老公去买尿布,他每次去买尿布的时候都要买一箱啤酒,让人觉得他是买啤酒的时候顺便买尿布的。还说德国男人都是这毛病,就算非常喜欢一个女人,一辈子也不会玩出一点浪漫来。陈路仔细观察,发现房东先生属于那种典型的日耳曼男人,刻板、较真、不苟言笑,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她暗地里揣测,真不知那位漂亮的女士是如何跟这样一个无趣的人生活这么多年的。

  托马斯同房东先生相比,真要强上无数倍,懂得带着心上人在咖啡馆享受巴伐利亚民歌,到蓝天白云下的绿色牧场骑马、挤牛奶,为她拉手风琴。后来陈路才知道,托马斯比自己大15岁,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前妻是位很开放的漂亮演员,喜欢过一种“充满冒险和刺激”的生活,比如到赌场大玩轮盘,赴非洲探险。托马斯偏偏讨厌这些,他喜欢陶醉在研究课题的幸福中,两人因性格迥异最终离婚。

  托马斯对陈路非常坦诚,连自己的隐私也毫不避讳,这种信任让她非常感动。陈路早就听说过托马斯的大名,非常钦佩他的才华。陈路当时已30多岁,又离过婚,当然也想有个家。所以,当这位在美国很有名气的科学家手拿戒指,单膝跪地,非常郑重地向她求婚时,陈路很快就高兴地答应了。2006年圣诞节,两人举办了一个十分简朴的婚礼,参加者只有朋友、同事和学生等30多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