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母的胃口特别大

  宋姗老师,你好!

  女儿结婚前,我们和男方父母见了两次面。男方的父亲很老实,几乎不说什么话;倒是男方的母亲很精明强势,说他们买不起房子,要么小夫妻结婚后和他们一起住在两室户里等动迁,要么自己去租房子。我们看中的是毛脚女婿的人品,没说什么,觉得这事还是由孩子自己决定。我家条件好一些,女儿却不是娇生惯养的人,也不慕虚荣,说就住在婆婆家好了,有个照应。第一顿饭是他们请的,在茶坊里,每人要了一份石锅饭。第二顿饭是我们请的,在饭店里。老公出于礼节,问男方父母喜欢吃点什么,男方母亲也不客气,点了一个澳洲龙虾,还有一个鲍鱼。那顿饭花了我们两千块钱,不是心疼钱,而是心里很不爽。女儿结婚,我们给了20万当陪嫁,小夫妻打算用这钱买辆车。有趣的事还在后面。要买车了,她对我女儿说,上牌照的钱涨了,这点钱不够了,让你父母追加投资。我这是给女儿的陪嫁钱,又不是做生意,哪有伸手再要钱的。为这事大家都有点不开心。孩子结婚后,亲家母说住在一起太挤了,打算买房了,让女儿捎话过来,要我们也放点血。我们也很开心,因为女儿和这样的婆婆住在一起,很憋屈。我们愿意给孩子30万,婆婆嫌少,后来为了息事宁人,我们加到40万。钱打过去,到亲家母的帐号了,买房子的事却再不听她提起了。估计还是嫌钱少。我们又不是富裕人家,也是工薪族亲家母不见得是要把我们榨干吧。

  上海 岳女士

  岳女士你好!

  你的亲家母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个词,现在不大用了,叫做“小市民”。以前,大家都把那些善于钻营取巧斤斤计较俗气又小气只能赚便宜不肯吃亏的人,称之为小市民。现在,有小市民意识和习性的人还有,这和有钱没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并不富裕,却生性豁达坦荡,乐于解囊助人;有的人家财万贯,却是刮进不刮出,一副穷酸相。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必去苛求别人。平心而论,你的亲家母是有那么点小市民习气,这和经济条件不那么好多少还是有点关系,因为手头不宽裕,便养成了凡事都要算计着用的习惯,在旁人看来,就有些小气,不大度。拿两亲家的第一次会面来说,这在双方都是一件大事,都会很重视。你的亲家招待你们的是一人一份石锅饭,在你看来似乎稍稍有那么点失礼,但在你亲家母而言,这已经是很豁达慷慨的表现了。在平时,她是绝对不舍得这么奢侈的。当你们请客的时候,你的先生请亲家点些爱吃的菜,这是礼节,也是绅士风度,做得漂亮。一般来说,大家客气一番也就过去了,不会有谁真的去点,客随主便嘛。你的亲家母不是经常经历这种场面的人,或许觉得你让我点,我不点就是不礼貌,于是就点了。她未必认真看菜单上的价目,她只是觉得龙虾鲍鱼没吃过,很新奇,想尝尝,就点了。当然,她的潜意识里觉得你们条件不错,价钱贵点问题不大。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你亲家母的这个小过失,让你对她有了成见。此后你的亲家母不断又有新的失误出现。我之所以把这些称之为失误,是因为你的亲家母并不是一个刁蛮促刻的人,她的本意并非是要你们难堪,她只是自成一套行为处事的做派,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罢了。相比之下,你和你的先生做得更漂亮一些,像绝大多数的父母那样,倾尽全力为儿女付出。你们先是拿出20万给女儿做陪嫁,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嫁过去。后来,要给女儿女婿买新房,你们有慷慨解囊,拿出40万。前后一共60万。你们不是做生意的,你们不是富裕人家,你们只是家境稍稍好些而已。这60万对你们来说,很可能已经是倾尽所有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其实你们不必这样做。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也该为自己考虑一下,留点养老的钱。

  我知道你心里的疙瘩在于,你们的40万买房子的钱打过去了,你的亲家母却绝口不再提买房子的事了。你有点担忧,因为在你的眼中,亲家母本就是个不靠谱的人。这个,你有点错怪你亲家母了。对儿子媳妇的爱,她不会亚于你对女儿女婿的爱,她也舍得倾囊付出的。只是,买房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房价这么高,钱不够啊,她正犯难呢。

  宋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