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和韩寒的情分

  在《后会无期》之前,王珞丹和韩寒就认识了很久,很熟,熟到没有剧本,韩寒只是大概给她讲了讲故事,她就答应演出。而且最开始,韩寒只是请她过去“客串”,说十天内戏就拍完了。王珞丹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把自己的“客串处女秀”拿了出来。后来,王珞丹生生从一个客串,演成了女生戏份最多的女一号。

  因为韩寒不是学院派出身,他有很多出其不意的表现方式,这个是现在比较难能可贵的地方。我是学院派出来的,如果我来导戏,我还得想这个镜头为什么要这么放,前景这个东西的意义是什么,挺累的。而且这些设置观众未必能看得到、看得懂。没准他也会想很多,只不过他自己是用挺放松的状态完成的。

  至于说到韩寒的风格,王珞丹说,只能说他不太像处女座,他没有那么纠结,或者说他的纠结只在跟摄影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那,跟演员的沟通过程中他还是蛮直接、蛮明确的,他会在剧本里写他希望这个地方有一点爱意,演的时候就是有一点爱意,就不会是那种“我不知道要什么你自己来吧”。我觉得他跟别人相处的方式就是这样,看似没有攻击性,但其实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一天拍我戏的时候,我问他“你想要什么样子”,他说“你想把它演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记者问:《后会无期》里很多经典台词,你喜欢哪个?王珞丹回答:苏米的经典台词挺多的,“从小到大都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听了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还有贾樟柯的“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记者问:有人说你是文艺青年,你觉得你文艺吗?王珞丹回答: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坚定地认为我是一个文艺青年,后来“文艺”变成了带贬义的词,别人一说我文艺我就不高兴,不开心。再后来我慢慢发现,现在拍的很多作品,很难说文艺或不文艺,包括《后会无期》也有喜剧成分。文艺只是一种情怀。前一阵有帮《后会无期》宣传,去给大家读诗,我觉得挺好的,古诗文绉绉的也要看,现代诗也有很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现在经常晚上在微博上发诗,把我喜欢的作品都发微博上。别人可以看到很精神分裂的我,白天的我特别逗,晚上就会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而且网络平台很多,有微博、微信朋友圈、instagram,我可以把我文艺青年的情怀抒发在一个特定的平台上,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要释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