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做艺人宣传的女孩,发表了第三次改名宣言:请大家以后都叫我湘祤,喊其他名字的一律不回应!
在我认识她短短时间里,她至少改过三回名字了,前一个还是柔情似水小清新的“丽萱”,这一次的“湘祤”更加拗口难记。她的解释简单到只有两个字“改运”,周边人全都是心知肚明的状态了。
改名这件事,在娱乐圈是一种“潜规则”,多年来一直低调地流行着。一个艺人助理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处于娱乐圈漩涡中心地带的明星们是有多看重改名带来的“神秘力量”了,这几乎成了娱乐圈一种独特的风景,一个一直在重复上演的寓言式现象。
2014年的整个夏天,我们几乎都要被一个叫张翰的男生刷屏了,他变身“少年”带着五个姐姐穷游欧洲,用蹩脚的英文担当抠门小导游的角色;他说“我要全世界都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网友们简直笑cry了; 他又是一个雷剧里无所不能的美男子,重复着“都教授”的神通……关于改名这件事,张翰还挺有发言权。
张翰原名“张汉”,甚至在2006年“好男儿”选秀时,他依然用的是这个有点土的名字。不过到2007年,他发生了一起交通违法案件,甚至曾出现在《法制进行时》中,身份赫然写着“犯罪嫌疑人”,因为当时导致交警胳膊骨折,此事一度上升为刑事案件……
进入娱乐圈,一方面为了取个洋气点的艺名,一方面也为了跟以前的“旧事”切割,不影响自己的星途,张汉改名张翰。
可是在网络时代,什么能够阻挡住网友们的火眼金睛八爪通天呢?2009年,因为《一起来看流星雨》而一夜“雷”红的张翰,被网友们翻出陈年旧事,一度更加影响到他的公众形象,此后,张翰屡屡公开道歉,并最终获得原谅。
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当然不可能通过改个名字就一笔勾销的,真诚的态度,深刻的反省,才是获得公众谅解的最终途径。
娱乐圈改名字的明星,俯拾皆是,理由也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入行时要改一个好听好记易上口的名字,比如“陈港生”改成“成龙”,“刘福荣”改成“刘德华”,这个理由往往被大众认为无可厚非,当艺人做明星的,总是要有个独特一点的标签才容易辨认,辨识度在喧嚣的娱乐圈真是重要;
入行很久却总是不红想要改个能带来好运的名字,“周燕红”改成“周艳红”又改成“周彦宏”,改了名字的她更加销声匿迹了,没有好歌的歌手,改再多名字又有什么用呢?
演艺资历深厚却总是遇不到好的感情缘分,那也要改个名字,提升一下桃花运,当年 “袁莉”改成“袁立”时,说是因为拍戏受过伤,而“莉”里有个“刀”,必须改;2009年,她跟赵岭发生过一次狗血离婚大战,第二年“袁立”就改回“袁莉”,说是要求好姻缘,2012年又传她嫁了个老外,可是婚姻幸福不是应该跟两个人如何经营感情有关吗,那么多人在婚姻里摸爬滚打伤痕累累,真的改个名字就好了吗?普通人表示无法理解明星的思维方式。
最最有趣的要数陈思成。早些时候,他在电影发布会上宣布改名“陈思诚”,理由是“思成”看起来太功利了,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思诚”更诚恳一些。
旁观者忍不住哂笑,他在娱乐圈的口碑、人品不好人尽皆知,好兄弟李晨、张译等跟他分道扬镳,又因为《北京爱情故事》与编剧李亚玲官司打得旷日持久,这是人品问题,怎么能说是名字在作祟呢?
娱乐圈的艺人明星,因为竞争激烈,压力山大,安全感缺缺,所以比普通人更加容易轻信一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神秘莫测的事情,譬如改名。他们甚至会相信,一个名字,一个符号就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星途,不一样的姻缘,甚至,不一样的人品,这贻笑大方的背后,却令人感到悲凉。
娱乐圈里大红大紫的明星,从张曼玉到梁朝伟从周迅到徐静蕾,入行时都是小艺人一个,跑过龙套,当过配角,甚至当过花瓶,全部都是通过一点点努力,一点点积累,才有了今时今日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啊,哪一个又是通过改名实现功成名就的呢?!
如果改名真的能够令人飞黄腾达声名鹊起名利双收一夜爆红,那娱乐圈最红的不应该是替人取名的大师及其亲朋吗?
唯有努力与付出啊,亲。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