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走过路过,能不能不要错过

  有一种治愈叫“久病成医”

  34岁的张嘉佳是一个蓄着长发的文艺范儿帅哥,他说4岁时,他看《神雕侠侣》看得流泪。

  1999年,张嘉佳一进南京大学就成风云人物,排话剧排到万人空巷,写故事写得街知巷闻。他说“有人看到文艺觉得矫情,但是它可以不只让你看到一个脏兮兮的世界”。 从那时起坊间就流传说,“南大”才子张嘉佳,大学破了学校的逃课纪录,一学期只上7节课。

  但张嘉佳并不是简单的叛逆,“叛逆是反家庭、反社会的人格,我只是做着大家年少轻狂时都想做的事”。即便他在中学时与校长妈妈长期而有力地斗智斗勇,但仍考上了名牌大学,这便是原则。他常对人说:“东西可以乱吃,生活可以瞎折腾,但是做人的三观要正。平时可以看没品位的笑话,聊没下线的事,但纯属娱乐,不能当真。”很多人爱张嘉佳,爱的就是他文字里那若有若无的叛逆,以及有教养的耍流氓。对他来说,叛逆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必备的素质,但绝对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这样的叛逆显得很有气质,成为张嘉佳的一种性格。

  许多人以为,张嘉佳走红网络的“治愈系睡前故事”都是编的,他却坦言,其实很多都来自他或朋友的经历。“在人生这条路上,我其实是久病成医。”

  原来,如今看似“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他,竟然曾抑郁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2003年,刚毕业的张嘉佳适应不了社会,日日失眠,靠药物控制症状。

  第二次是在2005年,因为失恋,他在一个公寓里住了半年,基本没出过门。最抑郁时,他站在阳台上想跳下去算了,幸亏一个哥们儿砸门进来救了他。

  第三次是在2012年,结婚一年的他遭遇婚变。他每天灌自己一到两瓶伏特加,醉倒在酒吧和客厅不下一百次。

  毕业后,张嘉佳写小说,当编剧,开酒吧,直到2010年邂逅他以为可以白首不相离的妻子,才觉得找到了真正的情感归宿。然而,这段感情最终也是伴着一句走红网络的“如果当时我死掉了,我愿意变成一个酒窝,这样有我在的话,你就可以一直笑着”而生,又伴着一句“我们相约谁也不再提起”而终。张嘉佳如此形容这段失败的婚姻——深爱过,又散了。

  既然睡不着,就随便讲讲故事吧

  因为离婚,2012年张嘉佳没有工作,一直在外旅行,直到花光离婚后分得的二三十万人民币,才收拾收拾回家。但就在这时,张嘉佳突然接到母亲电话,父亲心肌梗塞,要做手术,而手术风险很大。一瞬间,真正的绝望彻底降临。“青春期的绝望,可能纯粹是一种情绪。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那时候干吗要绝望。但到了三十多岁,自己离婚,父亲病重,我算是尝到了人生真正的绝望,但没有选择,必须往前走。”

  于是在旅行归来,并目睹了医院重症监护区的生死无常之后,张嘉佳原本绝望的心,渐渐变得坦然,人生观也跟以前不同了。“遇到事情就问自己,会不会死?不会,那去他妈的,试试就试试。会,我靠,那不能搞。”这是他那段时间建立起来的处事方式。此时于张嘉佳而言,除了生死,世间已没有大事。

  到了2013年夏天,一年未工作的张嘉佳积蓄全无,生计成了问题。于是他尝试着写一些故事,希望能从中挑出一个改成电影剧本卖。从6月20日起,张嘉佳开始隔三差五地在微博上写故事。因发布时间通常是夜里九到十点,故被网友们称为睡前故事系列。

  第一篇睡前故事名叫《写在三十三岁生日》:“陈末离婚了,每天靠伏特加度日,3个月胖了20斤。后来,他开始了一段400多天的旅行,积攒了300多张机票火车票……旅行是旅途中的修行。改变不了世界,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没有32岁经历的事情,也没有33岁他能看到的世界……。”显而易见,小说中的陈末,正是张嘉佳自己。

  张嘉佳写的故事,有急遽的戏剧感,3000字里已分分合合或生离死别:有人为了帮移情别恋的前女友,不惜倾家荡产;有人为了维护自己喜欢的男人,在酒吧以豁命架势跟人拼酒;有人不断回忆已逝妻子做过的黑暗料理;有人失恋后把前女友留下的东西装在后备箱里,开车一直走,直到汽车抛锚……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不仅贴合影像,这些故事也像为微博量身订做:短小,快节奏,“我x”、“我去你的三姑夫”等无节操用语间歇性发作,主人公活得肆无忌惮,但最后的情调却是小清新、鸡汤治愈的。

  他最受欢迎的一个故事叫《摆渡人》,读读题记这句话,便可领略张氏真味:“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爱这口的,看得浑身酥麻,不爱的,一身鸡皮疙瘩。

  张嘉佳在微博上写故事的初衷,本是为了救赎自己沉沦的心,并想看看哪个最好,哪个反响最大,就把哪个故事当剧本推荐给电影圈,结果却一发不可收,他竟用情节紧凑人物鲜明的故事,让微博从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变为一个适合阅读的平台!短短一个月时间,温暖人心的“睡前故事”系列微博,竟被网友们疯狂转发。

  许多粉丝狂热地追随着张嘉佳,看不见他的“晚安故事”便睡不着觉。有人说他的奋斗史很励志,他活得很随意,过得很任性,爱得很浪漫,红得很意外。张嘉佳则分析说:大家之所以那么喜爱睡前故事系列,是因为他们在一段段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诸如当备胎、被劈腿、戛然而止的爱情长跑、白头到老的爱情誓言……这些爱情细节又有几人不曾经历呢。何况,这些故事还让读者终于找到了面对自己的勇气。”

  他也不知道梁朝伟 适合演故事里的谁

  2013年11月,张嘉佳在粉丝们的怂恿和出版社的邀请下,将微博上的睡前故事辑录成一本书出版,名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创作睡前故事的习惯是,在长微博的方框里直接写,写高兴了就按生成图片的按钮发送。于是,交付出版时,只得拿着20多张长图片找到录入公司,把这些温暖的、疯狂的、落单的、胡说八道的故事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里。

  张嘉佳这样介绍自己的微博书:“因为我是一个任性的人,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真诚的文字。这本书拆开来是一个个的故事,合起来是一个世界观。而且,将文艺青年生活化,也是它的一大卖点。以前很多作者写故事,内容一接地气就会显得市井。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文艺青年的翻身仗。”

  张嘉佳的书火得“丧心病狂”。其实,书中的30多个短故事,买书的微博粉丝们多半看过,但也正因为看过才痴痴追随。

  在签售中,一个女孩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他请张嘉佳给自己的宝宝写句话,因为“宝宝是妈妈最珍贵的人。”第二本他请嘉佳签了名,要“送给未来的他”。嘉佳当时就楞了,女孩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心理很悲伤。那一刻,她旁边的女伴已经哭得不成人形。还有人要将书送给那个“她”,让嘉佳用书中的话写道“假设我的生如夏花,你一定就在七月绽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