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点,这儿正写年后幸福计划书呢!

  马上要幸福

  过年前,所有的打算都可以以一句“年后再说”,过完年了,看你还有什么借口?是时候制定新春计划书了。

  有人说计划书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骗自己的,扪心自问下确实如此,但保不齐马年人品大爆发,一不留神坚持下来都实现了呢?即便最后一如既往的实现不了,也是个美好的愿望啊,不是还有羊年吗!所以别笑,正经点;所以,必须制定一个年后新春计划书,把蛇年的不幸福都抛诸脑后吧。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从明天起,让我们原谅了今天的不开心。劈柴和喂马不知从何找起,周游世界的船票和海景房又太贵,于是座右铭就成了座右铭,就束之高阁了,那个明天似乎永远也不会来。

  但总归是向往幸福的,特别是在时间的每个节点上,虽然也许这“新起点”只是一个错觉,但不妨碍我们心生希望——生活从此就铺满鲜花。过完年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什么不写下你的幸福计划书,把幸福具体化一点,细琐一点,可执行一点:一步,两步,三步,慢慢靠近,幸福也就不那么遥不可及了,也许就真能“马上就幸福”了。

  从年后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和身体好好相处,和自然好好相处,和内心好好相处,和自己好好相处……

  从年后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马上就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有一切”成了刚刚到来的马年流行语。其实幸福的标准定得太高,反而会不幸福。一个聪明人,会让幸福来得实际一点,让年后计划书看上去不那么像天书,这才是正确的。

  苏术是报社记者,自嘲是“码字民工”。写字的人总是有点小矫情,比方说多愁善感一点,比方说要在夜深人静鸟不叫的时候才能才思泉涌,比方觉得身体有点小毛病才是大作家的特征什么的。直到亚健康的来临,苏术才知道健康是幸福的第一要素。蛇年的苏术经常失眠,有人说“被窝是天堂开在人间的分店”,睡不着觉的人一定离幸福很远。蛇年失眠的苏术就离幸福很远,所以问他马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的答案是“马上就睡着”!

  工作很忙的苏术总也找不到锻炼的时间,直到他蛇年年底在小区遇到一群夜跑族。所谓夜跑族,就是指想锻炼但还苦于没有时间的一类人,他们选择夜晚进行跑步锻炼。苏术的小区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白天为生活打拼,晚上为身体跑步。

  比起白天来,苏术觉得其实在夜晚锻炼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那是经过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白天时更高。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在跑步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互相攀谈闲聊,使得锻炼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让原本只能跑短距离而且害怕不能坚持的苏术也可以在大家的带动下坚持跑更长的距离,无形中增加了锻炼强度。特别是其中有几个女孩子也一起跑,于是能不能跑下来,就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还是个面子问题了。当个夜跑族,让苏术的新年幸福计划变得更可能起来。

  睡眠的好转,让苏术不再赖床,可以早起了。早起的他发现一天变长了,因为一天变得不但有上午这个概念,还变成有早晨这个概念了。当某天苏术早起看到日出时,感慨到“多久没看到太阳是怎样升起来了”。马年开始,苏术决定不但做个夜跑族,还要做个早起团。他参加了豆瓣里的“早起团兴趣小组”,所谓早起团,就是在每天早上7点之前起床,在阳台上叫醒身体,吃早餐,梳洗打扮精神抖擞地迎接新一天的人群。小组里有人写道“今晚我还会10点睡觉,6点起床。我通告了我的计划也不想留余地,这是我开始美好独自生活的第一步,我现在很快乐。”

  晚睡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晚起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新的一天。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就应该充满成就感地结束这一天,早睡;充满期待感地开始这一天,早起。也许你幸福的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当个夜跑族然后早点睡,当个早起团然后早点起。苏术已经决定,马年就这样安排。

  凌峰在蛇年看得最多的节目就是《汉字听写大会》,看节目时最多感慨就是“这字怎么写?”比这更多的感概是“这字他也会写?”

  其实不只是蛇年,在之前的龙年、兔年、虎年、牛年时,凌峰基本就不会写字了——当然是指提笔。以致他想写某个字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不是这个字的字形,而是这个字的拼音。

  《汉字听写大会》大大刺激了凌峰,自己的写字水平直追幼儿园小朋友呀。其二是他年终参加一场业务考试,居然不是上机考而是手写,几道论述题虽然都会,但很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总不能像赵本山小品那样用“○○××”代替吧,抓耳挠腮的凌峰只好写了很多错别字。所以马年的计划之一就是重新学会写字,再买一支英雄牌钢笔,一瓶蓝黑色钢笔水;再把《庞中华硬笔书法》找出来,凌峰记得还是抄写的汪国真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除了写字,凌峰另一个马年计划就是读书,读纸质书,而且是人文类。蛇年一整年下来,凌峰算了算,自己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这真是个可怕的记录,但自己却毫无察觉。读的文字基本在电脑上;在电脑上读的基本是不超过140字的微博;看的微博基本没有文字,都以图片动画为主。字,印刷在纸上的字真的好久不见了——除了一个地方,在厕所,凌峰会无聊地看看洗发水说明书。

  凌峰制定的马年读书计划很实际,不贪多,每个月就读两本,但一定要读完,读进去。他知道太多的图像没有给心灵留下太多的空间,只有纸上的文字,才能给心灵空间,才能让自己和它对话。

  小玲爱上多肉植物是因为蛇年年底看到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杂志是去年六月份的,放在朋友家的茶几上,却在蛇年年底让小玲看到,里面有个小标题叫“工作不能带来温暖,那就玩植物吧。”她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和暗示。

  文章的主人公叫吕锐,是南京一家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整天面对图纸和客户。这和小玲很像,小玲在银行上班,整天面对的也是数字和客户;加班、熬夜是吕锐工作的常态,她开始越来越厌倦这样的生活状态,她告诉自己,人生需要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感受风,感受阳光,听花开的声音,观叶绽的曼妙。这和小玲也很像,她整天浸淫在滚滚红尘中,看的都是人的算计,觉得很累,很想去亲近另一个世界:大自然;吕锐最后辞职开了多肉植物花店。小玲没有那么大的决心,但她觉得自己可以在马年也拥有自己的多肉植物小花园,灿烂多彩,让人陶醉。

  多肉植物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小盆栽,最大的特点是符合当下大家最追求的特性——萌。可爱的样子让人爱不释手,如果再加上一些故事性的小加工,那就更让都市里缺乏和自然接触的男女为之疯狂。自从有了马年让自己变成多肉植物达人的念头,小玲一个月都在做准备。首先是认识老手,翻遍朋友的微信,还真的给她挖掘出一个养过多肉的,网名“稀土很稀”的。于是向他请教了各种问题,为了讨好,还给他邮寄了自己做的面包;第二步是加入多肉植物的论坛。这里面果然是多肉宝库,各种多肉的热知识冷知识都一应俱全;第三步就是去花鸟市场考察,哪家的多肉品种多,上网查询他们的口碑如何;第四部就是先买了盆入门的多肉——石莲,也是最基础最容易养的,尝试着自己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