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到底应该学什么?
2010年9月,薛华杰从山西芮城来到了福建福州,进入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学习。让薛华杰倍感不适的不仅是生活还有学习。进入大学后,课程不多,薛华杰学习的劲头很足想得也很远。但初入学,对专业也不了解,他不知道要学什么好,他想学画画,认真钻研过人体解剖知识,又没人指导。这种状况让他很困惑也很焦虑。退学的计划遭到了家里的严厉反对,但他仍然坚持要先休学先体验体验,最后只身一人来到了杭州一家建筑设计工司。
刚到公司时,薛华杰什么都不会做,与公司同事相处也有隔阂,薛华杰感到特别的孤单。不过也好,薛华杰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公司虽不大,但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周边有些针对学生的培训项目。薛华杰开始有机会跟经理去参与一些培训班的管理事务。
薛华杰不仅系统地学到了软件实践技能,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对学习目标也更清晰。半年后,该学的东西差不多都学到了,薛华杰决定回到学校充电继续系统的学习。
回到学校后,薛华杰发现虽然同外面的老江湖们比起来,自己还很嫩,但是跟同龄人相比,自己已经鹤立鸡群了。他想起自己当初的困惑,觉得一定有很多同学也在为学不到什么实用的东西而困惑,为未来而焦虑。于是他萌发了建立一个学习圈的想法,把他从杭州取回来的经教给同学们。2012年3月,他租了一间房子,召集了6名想学软件技能的同学,由他给同学们讲课,大家一起分担房租和水电费。
“学习圈”建立之后,名气越来越大,对“学习圈”感兴趣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薛华杰看到了商机。他说:“我并没有想过要创业,也没有想过要做什么与众不同的事,但现实却一步步推着我走。”
经验不足,学习圈经营惨淡
学习圈建立之后出现的问题,远不是20岁的薛华杰能够预料到的。
在上课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会跟教别人根本是两回事。第一次上课他甚至紧张得连字都写不出来,面对同学们殷切的目光,他觉得很尴尬。更为严重的是,他发现自己掌握的技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牢靠,给同学们讲授的内容有时模棱两可。为了让自己的课上得更好,他必须花几节课的时间准备一节课的内容。但就算他已经如此努力,很多学员也开始不再信任薛华杰,纷纷离开了学习圈,生源减少了,又没有新的学员加入,同学们分摊的费用也就更多了。薛华杰意识到这种运营方式创造不了利润,而且整个学习圈都维系在他一个人身上,不仅无法扩展,也经不起任何风险和打击。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12年暑假,薛华杰拉上了好朋友张荣耀再次到杭州学习。张荣耀一直对他在公司打工时学的技术感兴趣,并且想找机会再去杭州学习。在杭州的这两个月,张荣耀抓紧时间学习,薛华杰则好好巩固了之前的知识。
2012年9月,薛华杰踌躇满志希望大展拳脚,他从父母那借了1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华杰工作室。他租了一个更大的教室,购置了电脑和其他设备。为了拿到更多的创业资金,他参加各类创业大赛,没日没夜地赶策划书。
“原以为经历了大二下半学期的苦闷,这次幸运女神定会站在我身边。始料未及的是,整个大三上学期才是悲剧的开始。”薛华杰的学习圈还要经受更大的打击。工作室扩大了,但是生源并没有因此增加,这也就意味着收入没有增加。但他却没有意识到生源才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把精力放在了参加创业比赛找资金上。结果,在创业比赛中得到的可怜的奖金与付出的精力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疏于防范,工作室丢了两台电脑。祸不单行的是,紧接着他又丢了钱包,把收来的学费都丢了,房租交不起,眼见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部分合作伙伴看到学习圈的惨淡,也离他而去。连番打击,学习圈只能暂时搁置,薛华杰非常消沉,梦想之路似乎越来越遥远。
创造利润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就在薛华杰黯然神伤,想要放弃的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旅游系的老师赵明。赵明在校外经营一家公司,从事景观园林规划,了解了薛华杰的经历之后,让他负责一些项目的设计制作,并且给了他很多帮助。与此同时,张荣耀也跟着本专业另外一个老师做项目拓展学习。在跟随赵明做项目的过程中,薛华杰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还认识到心态和素养对成功的重要性,他开始慢慢恢复自信,准备再来一次。
2013年3月的一天,薛华杰和张荣耀坐到一起,他们对之前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决心再试一次。他们和另外2名同学凑集了3万元,重新租用了场地,添置了更加先进的设备。
在工作室的运营上,他们也找了定位。培训部分被分为室内设计与平面设计两大类,由薛华杰和张荣耀分别负责。同时借鉴老师的工作室的经验,他们开始以比较低的价格承接企业的设计项目。
在课程营销上,他们通过低价甚至是免费的基础课程吸引学员。一周8次课的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入门课,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10元电费就可以参加学习。每晚18:00之后的课程也都是免费开放。此外,为了吸引生源,他们通过发传单、贴广告,开通微博、微信等手段来扩大影响力。目前已经有200多学员参加了华杰工作室的培训,这些学员来自闽江学院的各个院系,甚至还有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为了消除学生担心学不会的后顾之忧,工作室设置了专门的免费的老生案例强化学习班,让学员有更多的机会补缺补漏。如果学员依旧有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免费重修复学。
课程的安排上他们也是煞费苦心,工作室采用6人小班授课制,每个班由一个培训师和一个助教负责,力求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课程内容也每周更新,根据工作室的项目不断剔除老的案例,更新案例。同时为了保障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工作室还确立了“学生—助教—讲师—学科负责人”的成长体系,学员学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申请成为助教,并通过学习更多的软件技能带课赚钱或进入工作室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又为工作室的扩张保障了师资力量。薛华杰说,只有真诚地对待学员,学员才会真诚地对待我们。从2013年3月到5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薛华杰就收回了成本。目前工作室的正式讲师已经有8人,助教有20人,培训工作可以交给讲师和助教,薛华杰则可以专心从事项目设计工作,两部分工作并行不悖,仅工作室每月培训的收入就有两三万元。
薛华杰说,希望能够建立以闽江学院为核心的辐射周边学校的实践软件教学平台,帮助更多的同学增加就业筹码,提高就业能力。在自己的心目中“学习圈”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但是3年多来的创业经历也告诉他,创造利润是生存下去实现梦想的前提。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