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哪条街和你相遇

  风停了,像一位旅人,扶着斑驳的墙,轻声地喘息。每一条街,是鞋子梦想的延伸,尤其是走在深圳这座城市,各种街道像蛛丝一样交错,易于迷路,如饮烈酒,明知会醉,却依然想细细品尝。

  我穿过深圳的每条街,脚步如此之缓,虽不似凌波微步,也生怕惊醒这些街道。街,是一位似睡非睡的老者,我仅仅只是一位过客,能够踏足已足矣,何需再留下任何痕迹?只是,我从江南走来,一路风尘,似乎在寻觅着什么,需要我穿过哪条街才能与你相遇?

  依然记得,四年前的那个冬天,我蹲坐在校园的绿茵操场上,聆听着长江边一座大学的百年校史。深圳一座高校的校长是校友,坐在主席台上,他高呼:欢迎报考深圳的大学,学校有空调,城市有街道。我没有想过一座城市有空调对我有多大的吸引,唯有街道,似一张名片,让我忍不住想去观望。

  四年后,当我也来到南方,穿过一条条的街道。南方,广州、深圳、珠海……这些让我怦然心动的城市,拒绝严寒和慢生活。在大城市里生活久了,人也被动地上了发条,时刻不停地运转,像一座钟的指针,没有后退之路。坐在巴士上,深圳的高楼与大厦映入眼帘,色彩和节奏的铺张,似毕加索抽象的写意,让人眩晕,甚至要花上一番心思去猜测。而街道,更加让我向往,我已经过了寻找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的年纪,也不需要一把伞,如今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走在街道上,双脚稳稳地挨着地面,漫游,却又渴望寻觅一些熟悉的人和物。街,往往是属于寂寞者的去处,更何况是在深圳这座大城市,淹没,不仅仅是简笔画的姓名,还有一个个擦肩而过的身影。

  去年,当我还处在广州求学,深圳的学校已经开始向我们学校招考教师。福田区、宝安区……这些让人趋之若鹜的地域,许多人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在深圳的一隅。大多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学子,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让我们忘记了山川草木和鸡鸣狗吠,我们宁愿生活在城市的镜像里,也不愿再回到田间寻觅诗意的生活。生活推着我们前进,我们像候鸟一样飞落在城市的角落里觅食,尤其深圳这样的南方大城市,灯盏不灭,人流不息,像磁铁,吸引着我们投入这座城市。

  行走在城市的内部,我们渴望一席安放灵魂的去处。咖啡屋的装饰过于雕琢,公园的指示也过于醒目,好在还有街道,一条条,人混迹其中,像一处风景,也似一处藏身之所。城市让我们学会了隐藏喜怒哀乐,快节奏也让生活碰撞的伤口快速结痂。为了生活,我们带上面具,行走在人群中,以期抵挡伤害。时间久了,面具已经成了我们的面目,即使夜晚,即使独处,在镜子里,我们依旧难以辨认我们原来的的容貌,我们取不下面具,或者一伸出手,突然停止,我们开始害怕见到自己。于是,我们需要一条街道。当我们走在街道上,装作一个陌生人穿过花花世界,风停了,街沿墙上的爬山虎也放缓了脚步。这是一个放慢节奏的时刻,也是和自己灵魂对视的时刻。我们太需要一条街,和自己相遇。

  身处宝安区的兰兰,和丈夫务工于此。在和她聊天后得知,她喜欢下班后去逛住所附近的一条街,名曰温馨街。听名便觉温馨,尤其是在深圳这样车水马龙的城市里,要让一群为温饱而奔波的人感到温馨并非易事。兰兰每次下班后,喜欢去温馨街逛逛,她说那里有卖好吃的,有卖好看的衣服。我能想象当夜幕来临,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蠕动,灯盏一盏盏地亮起,那条街道开始舒展身姿,接纳一个个悠闲的行人。街道面对宝安区的御景水岸,是别墅区。高楼叠嶂,走在街上不自觉地仰望,这是每个进入城市人的姿势,是对城市的打量,目光朝上,而城市总是高高俯视。来到城市的外地人都有一个城市梦,这个梦种植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我们都不知道是否会有发芽结果的那一天,只是我们心甘情愿地去播种。兰兰和我家是邻居,我还未办婚礼,她的孩子已经三岁了。我们走出乡土,去城市寻找生活。我从南方的大城市回到家乡小城,停歇一下忙碌的脚步,而她还在深圳这座城市的胃里奔波,在闲时和走在街上的时候思念千里之外的孩子和父母。我们都在舍弃,我舍弃了城市的浮华,她舍弃了家人的团聚。深圳这座城市是外来人汇聚之地,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最后都败下阵来,背着行囊再次离开。城市土地有限,户口有限,甚至空气都有限,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人类。要想不被城市的风暴扼杀,唯有奔波与舍弃,才能比别人更长久一点站立在城市的地面上。我们在改造着城市,我们也在改造中慢慢作茧自缚,把真实的自我紧紧封闭。

  我在南方的大城市里行走时,唯有街道能还原自我,慢慢褪下一身待人接物的色彩,世俗中的身份地位。无论是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还是深圳的温馨街,行走其间,听着入耳的吆喝,看着行色匆匆的众人,只需行走和观望,慢慢让心跳趋于平稳,慢慢让脚步趋于平缓,慢慢让心境趋于平和。

  我走在北亭村里,这是南方极其普通的小街,是一座城中村。幼时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收到的频道有限,25频道播放的香港电影成了唯一能够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我走在北亭村里,这座城中村的样式古旧,耳边飘荡着粤语的叫卖声,仿佛在一步步走入儿时电影里的画面。空闲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走在这条街上,一步步循着影片里的记忆回到童年。这是一种圆梦的行走,也是在和自己的童年对话。

  南方的街道如海,在波涛奔腾中寻觅避风港不易,而家乡的小镇街道似小溪,虽不深,却更易清澈见底。在冬日的清晨,寒风已经徘徊在巷口,静静等候了一夜,遇见我便猛扑进我的怀抱。街前巷尾无人,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像一条小狗跟在身后。家乡的街道似居家的碧玉,妆容清丽,走在街上也倍感清爽,当一条街道安静下来,整个世界也处于静谧的境界。自言自语,诉说的对象有时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可能是住在心里面的那个神。

  也许,生命里需要穿过一条条街,穿过风、穿过人群、穿过前世今生。把自己修成一株莲花,静静等候,遇见回眸了五百次的赶路书生,遇见在街角脱下面具的自己。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