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另类。年少时跟老妈上房揭瓦,和老师吵嘴干架,让教授们爱恨缠绵争得难分高下;做医生,敢叫嚷绝不为升职而写无用论文,敢在微博上嬉笑怒骂医院的形形色色,敢直面怒喝领导同事网友的或捧或骂;当老妈,会对女儿超量超前的作业拍案而起,会果断地将女儿隔离于奥数、英语、择校的羁绊,会断然地说:“只要她快乐就行!”这个人,精力充沛像超人,言语犀利如辣椒,活得极爆极嗨,她就是协和医生于莺,网络人称“急诊科女超人”。
于莺,1974年出生,地道上海人,但认识她的人都说,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江南女子的温婉。
她自小就是个叛逆的主。上课爱说话,下雨故意不打伞,有时还冷不丁地逃逃课。妈妈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有一次,妈妈抄起塑料鞋抽她胳膊。于莺杵在那儿,盯着胳膊上的印子,念道:“37码的。”气得妈妈暴跳如雷怒火冲天。
读高中,于莺儿女情短,英雄气长,隔三差五溜到实验室捣鼓炸药,还成天大呼小叫要“炸出诺贝尔发型”,吓得老师胆颤心惊;3年后考上协和医科大学,8年本硕博连读,自此更加肆无忌惮,张牙舞爪。大一时的某天夜晚宿舍已经熄灯,她突然想起解剖课后忘了给尸体盖上油布,马上从床上弹起,打起手电哼着小曲独自一人乐颠颠地去“返工”……
到了后来,于莺越读越牛。经常旷课出游,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受不了体育老板的死板教条,当场和老师大吵一架得了鸭蛋;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常被老师训话……聪明十足又个性有余,让老师又爱又恨。“学生时代,上心理课。我坐倒数第二排,聊天不亦乐乎。老师怒,质问我听讲了没有。我说:当然听了,我听你讲的是思维瘟疫,这得天马行空到一定程度了吧,这词儿起得真好!心理学家就是了不起!老师大怒:我讲的是思维奔逸!全班笑脱了肛!”多年后,于莺这样调侃当初的自己。
于莺也做“文学少女”,写诗歌写小说写情书,曾经给关系好的女同学写过50页的信,内容全是人生理想生活感悟,洋洋洒洒下去便收不住笔。以至后来患者见她一手好字夸奖她,她得意地说:“没啥,上大学时写情书练出来的!”
第7年是实习年。于莺一高兴,给自己剃了个板寸。一次她背对病房门站着,一个中学生路过,问她:“叔叔,内分泌病房怎么走?”于莺四顾无人,当即不怀好意地转身作答:“出门右转。”中学生一见惊呼:“哟,是阿姨!”马上羞赧地狂奔而去,留下于莺在背后放肆大笑……
8年的大学生涯,于莺让教授们皱眉咬牙的事实在太多,但教授们又无一例外地钟爱她。协和医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吃饭、睡觉、上课、做实验都在一栋楼,连谈恋爱也只能在楼梯里进行。这样的生活枯燥无味,许多同学因此果断与医学“割袍断义”,但于莺却爱得死去活来,临床必考90多分。曾经于莺在儿科见习,主治医生问一众见习生谁做小孩胸骨骨穿,无一人敢举手,于莺一咬牙一跺脚,大胆接招。随后翻开教科书默念骨穿步骤N遍,在主治的指导下完成了平生第一例骨穿……
所以,授予学位前,当有人质疑于莺的种种“胆大妄为”时,有院长对着反对者拍案:“如果于莺拿不到博士,谁还有资格?!”
28岁,于莺进入协和医院,随后成为急诊科主治医师。
急诊科是医患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但也阻挡不了于莺个性毕露。一次她出诊,来了个胸闷患者,于莺怀疑是冠心病,让其做完心电图后仔细叮嘱后续事宜,正说着,一个病人冲进来嚷嚷她说得太细,占用了太多时间。于莺“啪”地放下笔:“轮到你看时,我绝不多解释!”
于莺医术精湛,尽职尽责,但十年过去她却还没评上副教授,理由是没有SCI论文(指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索引收录的期刊的论文)。一说到这,于莺就撇嘴:“一个临床医生去写论文肯定会造假。对我来讲,看片子,看病历,都是很好玩的事,而职称这东西说来说去,无解。怎么办?不办。”
于莺活得雷厉风行又随心所欲,于是,同事们送了顶桂冠给她:“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很乐,颠颠儿地用在了微博上。同时被用上的,还有她在急诊科遇到的各种乐事事烦心事。
2011年10月,于莺开通了新浪微博,最初仅限熟人小范围传播,而一个月后,她火了。
这天于莺夜班。凌晨一点,一老头一路小跑进急诊科,边跑边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然后一头栽倒在抢救床上,呼吸心跳停止,三分钟后抢救成功。下班后,于莺发微博描述,并在后面幽默总结:“第一,要有自救意识。第二,要熟悉医院的地形。第三,简明扼要的有效沟通异常重要!”这条微博生动有趣实用,被不断地转发,这其中便有当红作家六六,随后姚晨、李小萌、薜蛮子等众多加V名人纷纷关注,于莺红了。
于莺用类似说相声的笔调讲述医院内外的那点事。“科研会,几十个项目题大家逐一认领。场上氛围融洽和谐,你推我让,个别谁都不待见的题目直接给了没来开会的同志。坐我边上的帅哥说:真像分赃!我笑了笑:还有栽赃呢!”“感冒,见光流泪,进来一患者,手拿外院CT片,我起身打开灯箱,插上片子,抬眼望,强光下顿时泪流满面。患者大惊失色:大夫,我莫不是得了绝症?我扭头擦掉眼泪,绝症你妹啊,没见过大夫重感冒么?……”140字里语言风趣案例性强,颠覆了正襟危坐的白大褂形象,很快获得了网友的力捧。
但与之同来的,还有各种不善。有人说,少做网络红人吧,医生不该像你这样。有人说,上班时间怎么还发微博呢?有人说,现在有这么多粉丝,是不是很得意?还有人说,连续几条微博不够“出彩”啊,得多发笑话了呃……
各种声音让于莺很纠结,但纠结过后,她又释然。她对好奇她“得意”的人说,得意?一个人给我一块钱,那才得意。对于工作时间轻松的“质疑”,她则干脆瞪大眼:“人总要吃饭喝水吧?”至于追捧她的网友,她也不买账:“我只是一个大夫,不希望红,也不希望变成一个医患关系的什么溶解点转折点,我没有那么伟大。”而那些天天期盼看“犀利喜剧”的网友,她则一句话顶回:“这是生活,哪来那么多喜剧!”
抛开医生的外衣,于莺的身份还有妻子、女儿、母亲。
于莺豪爽彪悍,但在丈夫面前却非常含蓄,凡事也会多听听丈夫的想法。于莺工作很忙,没什么时间做家务,丈夫也从不要求她做,但有时候两个人也会为家务闹矛盾,因为于莺总会冷不丁“不领情”,惹得丈夫又气又恼。可吵过闹过,感情却越过越好,她在微博里这样描述夫妻之道:“男人其实喜欢女人小小的抵抗,再被无情地镇压,一来一回,方显情趣。”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