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的好话

  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了——你无比讨厌自己,却又百分百认可了自己只能如此。

  朋友A最近心情沮丧。与我聊天的时候,连珠炮似地说,我没有安全感,我性格有问题,我太看重别人的看法,我妈妈遗传给我太多不好的东西……我注意到,在以“我”为主语的造句中,她从来不用褒义词。每当我提示她不要妄自菲薄,她便会很无辜地说,我经历的失败太多了,你叫我如何有正面能量?

  这样的话貌似有道理,不断成功的确是增强自信、培养正面能量最好的方法。然而,命运绝不会将美好的、光明的念想像捧初生婴儿一样捧到你面前,事实上,绝大多数美好的、光明的念想都是卑微幽暗的人生低谷中开出的花,是它们,决定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们,终点的各不相同。

  不是际遇决定性格,而是性格决定际遇。一个人,总能够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充分理由,就没有权利责怪自己的际遇不如人。

  倘有一对姐妹,同时发现自己几乎不可避免地复制了母亲性格中的悲观、懦弱、缺乏安全感,一个说,“我只能是这样的人,因为我的母亲是这样的人”,另外一个说,“既然已经看清了母亲身上的缺点,我一定要避免自己成为她那样的人”。前面那句话会推动你纵容自己的一切缺点,成为比母亲更加悲观、懦弱、缺乏安全感的人,而后面那句话,会推动你不断走向直觉的反面,与那些“与生俱来”的缺点顽抗。

  发现了问题却没有改变它的信心,其实比没有发现问题更可悲。在日复一日对自己缺点的重复与强调中,那些缺点会成为你身上清洗不去的纹身,甚至每当你想起自己的名字,后面便会跳出诸如“悲观、懦弱、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形容词。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关联更可怕——你无比讨厌现在的自己,却又百分百认可了自己只能如此。

  我建议朋友A每天着意发现自己的优点,哪怕暂时不确定那是不是优点,至少在用“我”造句的时候,要站在赞赏的角度。

  如何用“我”造句,决定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有意地设置正面能量对话端口,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周围世界,而不是硬生生地将自己与之剥离。

  如今再看到芙蓉姐姐这个名字,人们的观感已不同以前。当年,这个大胖妞摆着恶俗的S造型,说,我比巩俐漂亮,我比张曼玉有才,引来铺天盖地的嘲讽。如今,瘦至85斤的她不仅气质有改变,而且渐渐主流化了,于是,她的人生由一出典型讽刺剧变成了经典励志剧。可以这么说,芙蓉姐姐已经前进了半个地球的距离,而你呢?

  编辑/玩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