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你的“第二器官”

  依照中医理论,有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几种器官,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重要联系。因此,如果在生活中加以保养,便能达到由外而内的养生功效。

  肾之器官——耳朵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教授说,“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说的就是肾的好坏会通过耳朵表现出来,做好“耳养生”也能护好肾。

  那么,如何进行耳朵的保健呢?

  引耳 将右手绕过头顶,掌心向头侧,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左耳尖,轻轻用力向上拽左耳尖14次。随后再换左手。

  摩耳 双手手掌摩擦得微微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再按摩耳背面,反复做10次。

  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往下拉耳垂15~20次。

  脑之器官——脖子

  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血液,一旦它淤堵,脑部组织得不到充分灌溉就会遭殃。脖子还是大脑中枢神经的延伸,大脑对身体发出的“指令”很多都要通过脖子。因此,脖子可称得上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表示,护好颈椎,一是别让空调、电风扇对着颈部吹,以免颈部受寒,影响血液循环;二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别窝在沙发里、斜躺着看电视、歪七扭八地坐着等;三是枕头高度保持在枕下去后与拳头差不多、比颈部稍高比头部稍低;四是要避免久坐或久站,每隔45分钟就应起来活动5~10分钟。此外,专家还表示,最不增加颈部负担的方式就是抬头收下巴,让头部重心落在身体正中心,减少颈椎压力。

  脾之器官——嘴唇

  中医讲“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唇”,因此口唇也被认为是脾之器官。杨力表示,如果出现嘴唇发黄、脱皮等,则说明有可能脾虚。当脾气运行顺畅,气血充足时,嘴唇红润而有光泽,反之则唇色淡白或暗淡无光。

  通过口唇进入体内的饮食对调理脾胃至关重要,应少吃油腻、辛辣等食物,做到饮食清淡。此外,将手微微搓热后,经常按摩口唇周围的穴位如兑端穴、承浆穴、地仓穴,还可以按摩足三里、中脘穴和关元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护好脾胃。最后,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工作、生活的安排别太满,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放松时间。

  心之器官——脚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说,脚为人体的精气之源,只有双脚健康,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因此,说它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一点不为过。

  按摩、泡脚、走路健身是足部养生的三大法宝。张湖德教授说,按摩能加强人体气血的流通,让经络更疏通。他建议重点可以按摩胃经上的足三里穴、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至阴穴等穴位。

  泡脚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做的事情。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甚至可能起到改善心脏供血的作用。泡脚时水温以40℃为宜,每次泡20~30分钟。走路健身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青睐,每次散步时间应控制在60~70分钟内,每次持续走路的时间应有30分钟,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据《健康之友》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