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拄着拐杖从医院出来,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是个又高又壮的年轻小伙子。小伙子下车为老人开了车门,又把老人扶上车。车到了目的地,小伙子刚停稳车,就下车来扶老人。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可是脑子还清楚得很,他还没付车钱呢,是不是这个小伙子忘了呀。老人提醒小伙子,要给他钱。小伙子连忙摆手,指着车后窗上贴着的纸条说:“70岁以上老人,孕妇、残疾人,可免费乘坐我的出租车。”这不是在开玩笑吧?会有这样传奇的好事?老人还是将信将疑。可偏偏这样的传奇就是发生了。这个创造传奇的小伙子就是陶崇文。
从出租车司机到赛车手
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陶崇文,从18岁起就做了出租车驾驶员,成了上海当年最年轻的驾驶员。很多人夸他是个好小伙子,不怕吃苦,肯干这一行。他笑说,自己没读多少书,只有开车这一技之长。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而且跟他属于同一个公司,不但如此,父子两人还同开一辆车,成为一对特殊的父子搭档。父亲上班这天,陶崇文就休息,可是他并没有在家闲着。因为刚开出租,对上海的道路不熟悉,对于乘客报出的路名,他十之八九搞不清东南西北。虽然大部分乘客很体谅他是新人,会耐心为他指路,可也有的乘客会说些难听的话,说他连路都不认识开什么出租。陶崇文是个心气很高的人,他最怕就是被人看扁。于是,休息这天,他拿起地图,骑上自行车一早就出了家门。他边骑车,边记路名,记门牌号,记标志性的建筑物。他一天在外骑着自行车逛七八个小时,晚上回家再用铅笔把一天走过的路线在地图上划出来,边划边回忆,想不起来的地方他隔天再去逛一遍。就这样,陶崇文整整翻烂了7张地图,终于把上海地图烂熟于心,成了公司里出名的活地图,就连开了二十年出租的老驾驶员也自叹不如。
陶崇文常常得到乘客夸赞,车开得稳,路又熟。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陶崇文越来越懂得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他不奢望有一天做成什么大事业,既然做了出租车司机,他就要成为最优秀的出租车司机。
为70岁以上老人,孕妇、残疾免费服务,可以说是他想到的一个创举。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感到由衷的欣慰,儿子真的懂事了。父亲开心地说:“这是好事情啊,我支持。”陶崇文很快将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因为陶崇文的出色表现,他被评为了市劳模,得到的奖状、感谢信数不胜数。
陶崇文创造的传奇远远不仅于此。就在2002年,他人生中又一个传奇故事发生了。陶崇文当时还在开出租车。有一次,一位北京口音的外地乘客上了他的车。这个乘客看着陶崇文十分娴熟的驾车技术,就与他侃起话来,话题是从谈车子开始的。从小受到同样也是开出租车的父亲的影响,车成了陶崇文的最爱,谈到车子,他有说不完的话。从各种车的型号、性能谈到各个赛车队,陶崇文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那位乘客听呆了!想不到陶崇文一个小小的出租车司机竟有如此丰富的赛车方面知识。这位乘客从心底里发出了赞叹:“孺子可教也!”。这位乘客临下车前,掏出了自己名片,向陶崇文自我介绍是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的,他建议陶崇文去考赛车的执照,参加汽车场地赛和拉力赛。
下班之后,陶崇文兴奋地将自己在车上遇见的事情讲述给父亲听。父亲说:“这很好,是个好机会,老爸支持你!”。就这样陶崇文来到了北京,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和培训,他顺利地通过了执照考试,参加了深圳的一个赛车队。
车队平时的训练都在深圳,陶崇文每次都是自己从上海开车过去,训练、比赛,然后自己开回上海。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他觉得再累也值得。他能成为半职业赛车手也得到了出租车公司的大力支持。他第一次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完成S4组的比赛,就在73名参赛选手中排名第15位。
2004年,陶崇文辞去出租车驾驶员的工作,开始了他职业赛车手的生涯,这时他的月收入差不多在2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当出租车驾驶员时的收入。一年后,在家门口举行的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比赛中,他勇夺S4组冠军。但是2006年年底,由于赞助商的撤资,他不得不结束职业赛车手的生涯。
他曾奇迹般从一个普通的司机成为了受人瞩目的赛车手,离他的梦想如此之近,可是突然之间他又从一个人生的至高点落到了原点。陶崇文只能平复自己的心情,再次选择回到了出租车行业。从职业赛车手到一个普通的司机,这个角色转换落差显然很大,但是陶崇文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转换。他从事出租车行业将近10年了,他喜欢这份工作,他喜欢与车为伴的日子,他并不觉得司机这份职业像有些人说得那样平庸。他过去能成为市劳模,能成为赛车手,他相信将来也一定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生命的传奇,能活下来就是奇迹
很多人说陶崇文是个幸运儿,当出租车司机也会被“星探”发现,的确上天对他似乎总是多了一份眷顾,可同时也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这种考验从他出生开始就与他相伴。30年前,陶崇文呱呱坠地不到一个月,他就经常发高烧。父母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发现他患的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而且这种病特别少见。当时陶崇文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钟200跳,发病时有300跳。医生也无法预料他能活多久。因为他的身体状况,计划生育部门特批他的父母可以再生第二胎。但是他的父母考虑了良久,还是决定一心治好他的病。
陶崇文7岁前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那一段记忆对他来说是模糊的,因为几乎每天都是重复的看病、吃药、打针。而那段日子对他的父母来说却是刻骨铭心。陶崇文对那时的记忆都是从父母口中得到的。他记事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陶崇文因为生病不能上体育课,小朋友们会歧视他。而且他和其他孩子都不一样,他一个星期要去医院复诊好几次,有时候一去就住进医院了。陶崇文自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真的没错。正是陶崇文要强的性格让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从三年级开始,他就开始偷偷跑步,绕着家里附近,一个人锻炼身体。那时候家长、老师都不知道,他就一个人偷着练。没想到他的身体就这样奇迹般慢慢恢复了,到了五年级的时候,足球队选人竟然把他选去了。因为他的病例原本就少见,医生也无法解释他突然完全康复的原因,医生只能推断是运动帮助他恢复了身体。
当时的陶崇文不爱读书,但他却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想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或许是老天故意要磨练他,才让他从小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他为了恢复身体,拼命锻炼,反而练就了一副好身体。陶崇文被选进校足球队,然后进了区队,接着又到市队,最后还踢了乙级联赛,成了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