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英法租界里的欧美洋人很多都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一般都会选择在教堂内举行婚礼仪式,显得神圣庄重。国内有些接受过西洋文化教育的年轻人,也有跟随这个潮流的,他们有的是留过学,思想比较新派,也有的是入了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他们觉得像洋人一样在教堂举行婚礼,更加庄重美好。在教堂里拍结婚照也是从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这是一对曾经的俊男靓女,讲述了他俩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教堂内举行婚礼的故事。
男子名叫李天国,1903年出生在晚清一个外交官家庭,长得英俊潇洒。女子名叫张淑芳,1903年出生在晚清一个官僚家庭,长得美丽漂亮。李天国和张淑芳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官僚家庭,因此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意识都很开放和超前。两人十几岁时去英国留学,接受西洋文化教育,并且在当地入了基督教。留学归来后,他们都在上海的一家英国人开设的洋行里做文员。李天国和张淑芳有着同样的家庭生活及留学背景,再加之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背景,可谓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有情人。
1927年春,时年24岁的李天国和张淑芳两情相悦要喜结连理,由于他俩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婚礼就选择在教堂里举行。经过一番的考虑,最终他们决定把举行婚礼的地点选在了闹市中心九江路上的圣三(红一)基督教堂,这是公共租界里最大最有知名度的基督堂,那里交通方便,有利于婚礼过程中的各项事宜的衔接和落实到位,尤其是为了方便拍结婚照。
婚礼的早上,新郎李天国和新娘张淑芳预约来到了南京路上高档的新新美发厅进行一番美发美容,使新郎更加英俊帅气,新娘更加美丽光彩。婚礼仪式在上午10点30分准时举行,在钟声、歌声与祝贺声中,展示出了教堂婚礼的隆重、喜庆、热闹、欢乐和和庄重的氛围。婚礼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要在教堂内拍结婚照,他们请了南京路上闻名上海的沪江照相馆海归派摄影大师姚国荣亲临教堂拍结婚照。为了使在教堂内拍摄出的照片漂亮、好看、大气,新郎新娘和摄影大师姚国荣在婚礼前专门到教堂里进行了实地观看,随后选择最佳的拍摄景点。在婚礼举行的当天一大早,姚大师还专门带人对拍摄景点进行了道具布置与布光。当新朗李天国手挽着新娘张淑芳步入拍摄景点摆姿势拍照时,人们惊讶地感受到这景点既美又大气,更感受到教堂内拍婚照的庄重高雅和神圣气派。特别是后来,每当李天国和张淑芳把在教堂拍摄的那张双人照(图1)及新娘张淑芳的单人结婚照(图2)给别人看时,大家都热烈地称赞,觉得这照片真的很漂亮,也很经典。
由此,拍摄以教堂为背景的结婚照开始风霏上海滩,直至现在,几乎每对新郎新娘拍结婚照的时候,套系里都少不了有好几张是以教堂为背景的结婚照,以此求得更美好的祝福。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