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图:用照片串联时空的记忆

  

  余泰兴和妻子都是爱好旅行的驴友,每到一个地方,都将当地的美妙风景记录在镜头中。旅游回来,余泰兴就将照片一一整理,标注时间地点以及拍摄的缘由,设置文件夹,存放在电脑的硬盘中。

  这些照片就是一份经历,也是一份珍贵的回忆。然而这些照片一旦存储在电脑中,就很少再有打开的机会。

  2012年底的一天,余泰兴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在电话中说他正在丽江旅游。余泰兴想到自己前年也去了丽江旅游,于是就兴致勃勃地打开了电脑,找到了丽江行的文件夹,打开一幅幅照片,和妻子一同欣赏起来。

  妻子指着当晚住在大研古城一家客栈的照片兴奋地说:“你还记得吗?那天我们入住这家客栈后,对面房间住的是一位流浪歌手,那晚他没钱了,就用歌声换了一碗过桥米线当做晚餐。”

  看着这些熟悉的照片,想着那些环境,以及那些遭遇的有趣的人和事,两个人不免唏嘘一番。如果不看这些照片,当然不会有这些触景生情的感叹。这时候,妻子来了一连串的疑问:“不知道你那个朋友在丽江住在哪家客栈,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我们的遭遇,他会遭遇流浪歌手吗?……”是啊,余泰兴也在想,有多少人曾经去过丽江的那家客栈?又有多少人曾经晚上迷路在那条茶马古道?他们的心情和自己一样吗?他们现在又在做些什么呢?……他的脑中也是一连串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闪现。

  有多少人会拥有关于某一个共同时点的记忆?这不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如果能把这些串联起来,那将是怎样的一份收获?余泰兴知道,每一个旅游的人都有各自的经历,而这些人彼此都是陌生的,如果能够通过拍摄的照片,勾起共同的旅游经历,随时地存取这份记忆,随时地还原当时的经历,那该多有趣!

  余泰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妻子拍手叫好:“通过照片认识当时当地旅游的人,想来就很好玩。通过这样的回忆,说不定就能交到很多的朋友,打开新的社交圈呢。”

  

  

  

  

  如今的社交圈可不寂寞,有吸引粉丝的微博,有拉朋友的微信,也有陌生人之间的陌陌等,当今社会的社交已经无孔不入,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但是,通过照片来寻找相同的人相同的经历,这样的社交还是第一个,想到这,余泰兴兴奋了。

  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2013年初,他单枪匹马去创业,进入一个照片社交的陌生领域。

  余泰兴一头扎进了照片社交的研发中。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知道,所有的照片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光圈、快门速度、时间乃至地点、人物等要素就已经包含在照片里了,而他要做的事就是,从照片里提取这些隐性的标签信息,来做一个聚合乃至重新排列。

  2013年3月,余泰兴推出了DIITU(https://www.diitu.com)的手机APP应用软件,DIITU名叫帝图,听来跟地图有关系,没错,它串连起的是记忆的地图。

  当用户在DIITU发表了一张照片后,系统即会自动串联同一时刻的照片,探索同一时空下其他人分享的时光。这就是DIITU独有的特性,余泰兴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因为现有的社交网络并未对回忆做深入的分析,在照片分享类平台越来越多之后,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只将照片分享给好友,接受点赞或者打上几个标签这么简单的方式了,更多不同场景下的、利用不同概念产生分享平台会让照片变得越来越有趣,而DIITU主打的是对时空维度的构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物体、过程、经历都是它所包括的内容。

  DIITU用户赵先生上传了自己去泰国普吉岛的旅游照片,在DIITU,他“邂逅”了妹妹上传的照片。那一次,他们两家人是一起共同出去旅游的,他自己上传的照片和妹妹的照片因为在相同的时空下在DIITU里自动被串连在一起。于是,两家人的回忆在这里汇合。余泰兴看到妹妹在上传的照片上附的一句话,“这是和哥哥一起的第一次旅行,我们在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吹着清爽的海风……”

  用户李小姐则在DIITU里惊喜地发现了自己的照片。2012年秋天,她去了西藏旅游,恰巧赶上了当地人的篝火晚会,让她惋惜不已的是,那一次她的相机电量不够,拍了十多张后就没电了,所以拍的照片不多,这成了她当时的遗憾。没想到,在DIITU,她看到了那次篝火晚会的诸多照片,其中李小姐自己的剪影就有不少,这使她兴奋不已。立即和照片发布者联系,果然,这个照片的主人那天也在篝火晚会的现场,提起那次活动,两人的话题“呱啦呱啦”……当初两个人没有认识,没想到一年后在网络上两个人因为DIITU相识,这真叫人叹服!

  正是因为DIITU这种缘分引擎的功能,自打DIITU上市应用,它的粉丝就急剧攀升。

  

  

  

  用户滑动手机屏幕,可以看到保存在DIITU应用内的照片,已经自动按照人物、时间、地点呈三种维度串联展现:自己的照片、朋友的照片和同一时空下陌生人的照片,自动存放到不同的文件夹里。

  为了让DIITU扩大知名度,余泰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传播之路——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通过赛事活动的新闻扩大DIITU的名气。2013年7月,DIITU参加台湾网络创新应用服务发表会;2013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创新中国大赛的活动中,DIITU收获了“创新之星”的荣誉;2014年1月,DIITU在纽约举行的designmodo设计大赛中一举夺得冠军奖项; 2014年8月,DIITU进入TechCrunch北京创业竞赛前五强……正是这一系列赛事公关的活动,让DIITU初试啼声。

  DIITU的功能是回忆,而回忆不能仅仅只是个人的,应该是大家的回忆才有更大的魔力。“集体回忆”是由一个群体共同构建的一个回忆体系比如一场篮球比赛、一场演唱会、一个音乐节,在这些集体回忆中,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们,因为同一个兴趣、立场和事件,在同一个时空下有了交集。

  2014年2月,用户小谢和同事参加了某网站举行的交友活动。因为活动现场人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短,所以这次活动留给小谢的记忆只有相机里拍摄的几十张照片,以及一晃而过的人头以及交谈,活动下来后几乎都没有深刻的印象了,这让他都有点暗自后悔参加这样的活动了。没想到几天后,他上传在DIITU的照片关联了众多的活动照片,小谢在这个角度拍摄,别人在那个角度拍摄;小谢拍摄了别人,别人的镜头里也出现了小谢;各个人物在出现,各种信息在综合……这让小谢的头脑里渐渐地清晰了当时活动的情景,他也清楚地记得和谁聊过天,给谁留过电话。此后,他真正地交到了一个不错的朋友。

  这正是DIITU“回忆网络引擎”的功能,串连人们在相同时空下的群体回忆。DIITU更涵盖事件的时空及相关的人事物,并针对当下的群体回忆优化,让事件相关的回忆或资讯更容易汇聚串连,也更容易被流传,这就是DIITU关于群体回忆“智能回忆串连演算法”的又一个功能,比如一场婚礼,婚礼的参与者并没有太多的朋友圈交集,新人很难透过现有的社交网络收集并分享婚礼的完整回忆,而透过DIITU,一百多人使用后并上传照片,这样的信息已经足以展现全部婚礼的任何一个细节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